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这是( )理论。
A.结构主义教学 B.掌握教学
C.发展性教学 D.教学过程最优化
2.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寻求同学帮助 B.做笔记
C.列提纲 D.设置目标
3.斯克里文认为课程评价的重点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而非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评价者不应当受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由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B.目标评价
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 D.差距评价
4.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文纳特卡制 B.道尔顿制
C.特朗普制 D.曼海姆制
5.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刺激—反应联结的特点是( )。
A.建立慢消退慢 B.建立快消退慢
C.建立慢消退快 D.建立快消退快
6.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是贯彻( )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以人为本 D.均衡发展
7.某学校把地理、历史两门课程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这类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称为( )。
A.相关课程 B.核心课程
C.广域课程 D.融合课程
8.学科的设置、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等安排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A.教学大纲 B.教学计划
C.教学内容 D.教科书
9.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基本可以用“愚弱穷私”这四个字为代表,他提出了著名的四大教育理论,其中,解决“愚”这一问题的是( )。
A.文艺教育 B.公民教育
C.生计教育 D.卫生教育
10.杜威提出的“五步教学法”其基本流程是( )。
A.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B.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知识—检查—反馈
C.个别解释—种类解释—掌握规律—获得理解—应用提高
D.明确结构、课题和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苏联的巴班斯基在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了“最优化”的理念。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选项A结构主义教学是布鲁纳提出的,选项B掌握教学是布鲁姆提出的,选项C发展性教学是赞科夫提出的。故本题选D。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的分类。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又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又分为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其中,选项A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学业求助策略,选项B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选项C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组织策略。而选项D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故本题选D。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选项B目标评价模式是由泰勒提出来的,选项C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为CIPP评价模式,该模式将评价分为四个步骤,分别为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选项D差距评价模式是普罗弗斯提出来的。故本题选A。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是1920年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按照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题干中的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同时,还与教师之间有一定交往,体现了道尔顿制。故本题选B。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间歇强化的特点。强化程序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两种类型。在连续强化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的快,消退的也快;在间歇强化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的慢,消退的也慢。因此,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刺激—反应联结建立的慢,消退的也慢。故本题选A。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师德建设对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影响深远,会有力地推动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对贯彻“以德治国”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本题选B。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综合课程的类型。综合课程可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其中,广域课程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如社会研究课包括了历史、地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内容。根据题干表述中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符合广域课程的概念。故本题选C。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表现形式。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科书)三部分组成。其中,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品,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题干描述的是课程计划,而课程计划也叫教学计划。故本题选B。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晏阳初的教育思想。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提出了四大教育理论,这四大教育理论分别为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晏阳初主张施行“文艺教育”以救“愚”;“生计教育”以救“穷”;“卫生教育”以救“弱”;“公民教育”以救“私”,使中国人成为“富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的新民。故本题选A。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杜威的“五步教学法”。选项A属于杜威的“五步教学法”的五个基本步骤。选项B属于传递接受模式的步骤。选项C属于范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选项D属于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步骤。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