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始浙江省考的笔试了,浙江省考笔试共分为申论和行测两个科目(考试类别为优秀村干部类为行测和综合应用能力),申论、行测考试满分均为100分,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1年12月12日,公安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2021年12月11日。目前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缴费阶段已经结束,本次浙江省考的缴费人数将于近日发布,考生可以关注浙江公务员考试录用网,也可以关注浙江华图查询,浙江华图将会为广大考生及时更新省考各相关讯息。在此之前,考生们可以点击下方图片,观看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纪律宣传片。
*
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22年浙江省考笔试就要开始啦!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还有多少仍待解决的问题呢?今天图图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行测、申论相关的知识,同学们多看多学,考试时遇见不会慌。
>>>今日分享
翻译推理是形式推理, 所谓形式推理,就是 考生只需熟练掌握推理技巧的公式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题目,这类题目技巧性 、 方法性非常强,但也有很多学生反映,即使自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翻译推理技巧,也经常会选错。下面老师会通过列举一些典型易错题,通过对题目的分析,使考生能从中有所收获。
【例1】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来说,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因此,储蓄率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
由此可以推出( )
A.有了大量的资本支持,就可以实现由发展中国向发达国家的跨越
B.有了高储蓄率,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
C.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说明储蓄率不高
D.如果没有高储蓄率,就不能实现向发达国家的转变
【易错项】A
【答案】D
【失误原因】很多同学在对“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句话进行题干翻译时,机械化按照“ P 是 Q 必不可少的条件”后推前的翻译技巧,翻译成大量资本支持→前进,所以将A当成正确答案。
【纠错解析】“P是Q必不可少的条件,后推前”没有错误,但是考生应注意“P是Q”“是”这个字的前后都有内容,才是后推前的翻译。而题干“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中“是”后面的内容被倒置到前面了,我们应该先将句子进行还原再进行翻译,句子还原之后“大量资本支持是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翻译所得:①前进→大量资本;“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翻译所得:②大量资本→高储蓄率。
A项题干翻译所得:大量资本支持→前进,对①犯了肯后的错误;
B 项题干翻译所得:高储蓄率→大量资本,对②犯了肯后的错误;
C 项题干翻译所得:-大量资本→-储蓄率高,对②犯了否前的错误;
D 项题干翻译所得:-储蓄率高→-转变,将①②递推之后是前进→高储蓄率,然后进行否后必否前,正确。
【例 2 】如果甲犯了A款罪或B款罪,那么他一定逃跑。可事实上他主动提供了一些假的信息,并接受了审查人员的询问。
以下哪项是上面情况的可靠结论?( )
A.提供假信息是违法的
B.提供假信息的原因是逃避罪责
C.甲没有犯A、 B两款罪
D.如果甲没有犯A款罪就一定犯了B款罪
【易错项】D
【答案】 C
【失误原因】很多同学在对“如果甲犯了A款罪或B款罪,那么他一定逃跑”这句话进行题干翻译时,按照“A或B”,否一推一的翻译技巧,翻译成- A → B ,所以将 D 当成正确答案。
【纠错解析】“A或B”选言命题,否一推一的翻译技巧 , 没有错误,但是考生应注意“A或B”要想翻译,必须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条件。而题干“A或B”和“如果,那么”假言命题搭配,是假设的条件,不一定真实存在,所以“A或B”不能按照否一推一的翻译技巧翻译,应该按照假言命题的翻译技巧进行翻译。“如果,那么”前推后,所以①甲犯了A款罪或B款罪→逃跑,题目当中说事实上他主动提供了一些假的信息,并接受了审查人员的询问说明没逃跑,对①进行否后,否后必否前,所以-逃跑→-( A 款罪或 B 款罪)等价于-逃跑→- A 款罪且- B 款罪,即甲没有犯A、 B两款罪,答案选 C 。
由以上翻译题目的易错分析,考生应该了解,对于翻译推理题目的学习,首先要熟练掌握基本翻译知识;其次在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题目的练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最后要善于总结,总结思维的误区与常见的错误选项设置方式。相信通过系统的学习,必然能游刃有余的解决此类题目。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资料二]
近日,特拉维夫大学宣布该学校实验室3D打印出了一颗“心脏”,该心脏不仅具有外形,还有细胞、血管和其他支撑结构,甚至可以像心脏一样收缩,但长度只有2.5厘米。该实验团队负责人说:“与过去相比,这项研究成果的突破点在于,这不仅是一个外观打印的心脏,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患者自己的细胞和生物材料3D打印出的三维血管化的工程心脏,也就是具有血管组织的三维人造心脏。”而在此之前,科学家只成功打印出没有血管的简单组织。
负责人补充道:“打印心脏的原料是从病人身上提取而来。我们从网膜组织中提取细胞,对其进行编辑,使之成为干细胞,再将其转化为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另外,提取非细胞组织,转变为一种‘个人特有的凝胶’来充当打印‘墨水’,这些由糖和蛋白质构成的材料能够用于3D打印复杂的组织模型。随后利用组织工程学的原理,在支架中填充细胞,以此让细胞得以更好地再生。”他说,该实验室使用的“打印原料”和“黏合胶水”来源于患者自身,对于成功构建组织和器官至关重要,这意味着由此打印出的心脏移植进本人身体后不会产生排异反应。而目前心脏移植术后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与排异反应有关。
如此看来,若特拉维夫大学的技术手段能在未来的人体试验阶段被证明有效,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排异问题,那确实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心脏体积大、细胞种类繁多,全体心肌细胞需要几乎同时收缩,才具有功能。心脏的跳动是因为心肌细胞都被紧密地连在一起,细胞产生的电信号使大批心肌细胞共同收缩。而且为使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协同收缩,心脏本身还有一套特殊的传导系统。虽然在体外生产几千万个心肌细胞并不困难,但是即便心脏被3D打印出来了,能不能跳是一回事,到底怎么跳则是另一回事。以临床病症为例,心室纤颤就是因为心肌细胞不能同步跳动。一旦跳动不同步,心脏就会瞬间失去泵血功能,导致病人死亡。
特拉维夫大学此次打印出的心脏,还未能使大批细胞同步跳动并产生足够的力量。该负责人对此次实验的一些遗憾也并不讳言,“受限于我们3D打印机精度的问题,目前还不能打印出心脏上的所有血管,而且该心脏也不具有泵血功能”。3D打印出的这颗心脏,距离应用于动物实验,也长路漫漫。
那么,为何特拉维夫大学团队打印出的心脏不能整齐地跳动?3D打印一个心脏到底难在哪里?答案与地球重力有关。“3D打印的黏附力不足以支撑心脏或肾脏这种大器官,地球重力会造成细胞间的撕裂”,哈佛大学一位研究员说,“生物3D打印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生物材料和重力对3D打印细胞的影响”。
生物3D打印小型器官模型是可行的,一旦打印真实尺寸的器官模型,由于细胞间的支撑力和黏合力有限,可能出现两个后果:一是下层细胞因受到上层细胞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垮塌;一是即便没有垮塌,在转移过程中,上层细胞也会因无法承受下层细胞的重量而产生撕裂。
总而言之,由于重力的存在,3D打印心脏的细胞间缺乏紧密联系,这会影响心脏的跳动,该心脏也就无法具有正常的泵血功能。但是,即便重力问题解决了,心脏可以整齐跳动了,3D打印心脏仍有难题未能克服——只有血液源源不断供给,打印的器官或组织才能长时间存活。如何建立血管网络,还没有明确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脏本身需要全身血液的10%左右来供养,一旦离开血液,所有器官都只能在4℃低温的状态下“熬着”,如果打印细胞需要37℃体温,几乎没有时间完成打印,因为先打上的细胞在打印还没完成时就会因缺氧而死去。这一切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中提到的生物3D打印技术如果最终成熟,能为患有下列哪种疾病的病人带来福音?
A、尿毒症
B、白化病
C、登革热
D、红绿色盲
答案:A
题目解析:
为疾病带来福音说明是可以解决治疗疾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要总结生物3D打印技术如果最终成熟所能起到的作用。根据第二段“这意味着由此打印出的心脏移植进本人身体后不会产生排异反应。而目前心脏移植术后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与排异反应有关。”、第三段“能在未来的人体试验阶段被证明有效,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排异问题”和第六段“3D打印的黏附力不足以支撑心脏或肾脏这种大器官,地球重力会造成细胞间的撕裂”可知,生物3D打印技术如果最终成熟,可以3D打印器官,并解决心脏或肾脏移植后的排异问题。
A尿毒症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尿毒症治疗需进行肾移植手术,而生物3D打印技术成熟可以打印肾脏并解决移植后的排异问题,所以属于技术成熟后为尿毒症患者带来的福音。
B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或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治疗白化病不涉及移植器官,排除。
C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不涉及移植器官,排除。
D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涉及移植器官,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
原文出自:《3D打印一颗心脏,到底有多难?》
2022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缴费已经结束,准考证打印即将开始!如各位考生有任何问题,可在联系浙江华图官方热线或在浙江华图公众号下留言问题,浙江华图会竭力为您提供公考相关服务,也请持续关注浙江华图官网,浙江华图会及时更新公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