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家公务员考试

首页 > 高校就业信息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浙江国考时间-温州人民政府网

浙江华图 | 2022-08-04 10:23

收藏

  【图书课程】【直播网课】【联系我们

  国考相关概念

*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指政府系统具有行政职能的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即国务院内设机构(如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组成部门(如外交部、发改委)、直属机构(如海关总署、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如国土资源部管理的国家海洋局、人社部管理的国家公务员局)等。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笔试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2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

  验》和《申论》两科,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

  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与《申论》两个科目。按

  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

  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共设置三类试卷。

  行测试卷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5 个科目。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其中,省级(含副省级)

  以上试卷共 135 道题,市(地)级以下试卷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共 130 道题,缺少的五道题为

  数量关系题。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80 分钟,满分 100 分。申论科目三套试卷会引用不同的

  材料,有些年份的考试也会出现部分材料相同的情况,但材料数量、题型、题量大致相当,

  材料主题比较接近,只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试卷难度略高于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试

  卷。

  专业科目考试较少,一般只有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岗位才会考察对应的专业科目,例如

  银保监会、非通用语职位、公安类职位等

  >>>答疑解惑

  ② 常识判断类考点一般如何分布?考察什么?

  常识判断部分测查知识的范围非常广泛,但主要集中在政治、法律、科技、历史

  人文、地理等领域,且考查的侧重点也会随着社情的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每个模块的总

  题量占比来说,科技、历史人文均超过了25%。属于考生在备考阶段需要重点学习和

  掌握的部分。法律和政治所占比重次之,而地理和经济相对来说所占比重较小,考生

  在备考时着重掌握其一些重要考点即可,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练习题

  2.省委书记刘家义说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观点认知

  【得分要点】

  1、开头

  (1)认同刘家义书记的观点,支持其做法

  2、意义

  (1)利好政策不打折扣的落地实施,让政策真正惠民

  (2)改变庸政怠政的不良风气,弘扬社会正气

  3、对策

  (1)开展主题教育,提高干部责任意识

  (2)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和选人用人机制

  (3)实现精准问责,落实责任到人

  4、结尾

  (1)民众需要担当精神和实干精神的干部行动起来开创新局面

  【参考解析】

  当前,省委书记刘家义强调应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这段话表明,刘书记在响应中央号召,要求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要真抓实干,转变工作作风,勇于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的本职工作是俯下身子为民办实事好事。刘家义书记的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工作动员响应了党中央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要求,也满足了广大民众的诉求。一方面,勇于担当,狠抓落实有利于中央和地方的利好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地实施,能够让政策真正地惠及民众。另一方面,勇于担当,狠抓落实有利于减少当前庸政怠政的不良风气,弘扬社会正气。这一举措,坚定了广大干部继续为民服务的决心,也给个别不作为的干部敲响警钟。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

  第一,开展主题教育,提高干部责任意识。“正行先正心”,要解决领导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应从思想上加强领导干部为人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活动,帮助党员干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修养。另一方面,惩治领导干部中的反面典型,让领导干部心存敬畏。

  第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和选人用人机制。一方面,对于领导干部要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在传统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科学设置考核评价的指标,把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评价等指标纳入政策考核范围。另一方面,“有为才有位”。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待遇和福利,拓宽基层优秀干部、实干干部成长空间,大胆启用“李云龙式”的干部。辅助“容错纠错”机制激励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为实干者撑腰壮胆。同时,对于不作为的干部,进行曝光、轮岗、调岗或者撤职,严重者其给予党政党纪处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切实贯彻落实“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选人用人机制。

  第三,实现精准问责,落实责任到人。在工作中明确领导干部的权责范围,在工作中实现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追责制度,倒逼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创新监督机制,通过“电视问政”、“网络问政”等途径,让媒体和民众充分参与,共同监督领导干部。对于一些诬告领导干部不作为的现象进行打击,切实营造敢为敢干的氛围。同时,不断优化政策并简化办事流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实现由“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转变。

  新的征程新的起点,民众需要有担当精神和实干精神的干部行动起来,奋力开创新局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