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相关概念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务院或国务院系统部委管理、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公务员编制,如统计局各地调查队、各地气象局、地震局、海监总(支)队。同以上三类机构相比,此类单位仅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界定以示区别,其地位、职权和人员待遇并无不同,且机构性质与工作人员身份可能随形势变化、机构改革而转换。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笔试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2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
验》和《申论》两科,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
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与《申论》两个科目。按
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
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共设置三类试卷。
行测试卷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5 个科目。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其中,省级(含副省级)
以上试卷共 135 道题,市(地)级以下试卷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共 130 道题,缺少的五道题为
数量关系题。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80 分钟,满分 100 分。申论科目三套试卷会引用不同的
材料,有些年份的考试也会出现部分材料相同的情况,但材料数量、题型、题量大致相当,
材料主题比较接近,只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试卷难度略高于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试
卷。
专业科目考试较少,一般只有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岗位才会考察对应的专业科目,例如
银保监会、非通用语职位、公安类职位等
>>>答疑解惑
14.本次公务员招考哪些机关实行差额考察?
省级招录机关实行差额考察。考察人选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为2:1。招录机关
根据考试成绩、体检结果和考察情况等,按照人岗相适原则择优确定拟录用人员,不
唯分取人。设区市市级以下招录机关和省监狱管理局、省戒毒管理局下属监狱、戒毒
所实行等额考察。
>>>练习题
1.大学生认为工作不理想,理想和现实有差距。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观点认知
【得分要点】
1、开头
(1)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应予以理性看待
2、原因
(1)大学生没转变心态,工作期望值过高
(2)新进单位对工作认识有偏颇
(3)大学生自身工作经验不足
(4)单位对新员工的心理需要重视不足
3、对策
(1)降低对工作的期望值,积极转变心态
(2)认清、适应并主动融入工作角色
(3)提升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新工作
(4)用人单位做好新员工培训工作
4、结尾
(1)大学生应保持乐观心态,直面困难
【参考解析】
目前,大学毕业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大学生就业领域单一、就业区域相对集中、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冷门专业缺口巨大等一系列现状,加剧了就业难的现象。出现大学生认为工作不理想,理想和现实有差距的想法,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予以理性看待。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自身没转变心态,工作期望值过高。大学生在学生时代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没有精准定位,导致面对新工作,心理上落差大。其次,新进单位对工作认识有偏颇。大学生新进单位大多从事基础、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没接触到核心业务,感觉不受上级领导重视,致使心理落差大。再次,大学生自身工作经验不足。对于单位的规章制度、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不熟悉致使不能胜任新工作,进而导致心理落差大。甚至会出现自身理论无法在工作中实施,出现“读书无用论”这样的想法,加剧心理落差。最后,用人单位对新员工的归属感和心理需要层面重视不足。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大学生降低对工作的期望值,积极转变心态,尽快适应新工作。大学生在校期间,做好理论准备的同时,充分做好实践准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或者利用假期到心仪的单位进行实习,做好工作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多参加学校的讲座等活动,明晰就业形势,积极调适自身的心态。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调整心态,跟家人朋友聊天消除内心的偏见,保持一颗平常心。第二,大学生认清、适应并主动融入工作角色。刚进新单位,琐碎的事物性工作是熟悉单位的一种方式,一定要细心耐心地做好。正如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对于工作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第三,大学生提升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新工作。在工作中可采取多观察老同事的处事方式和办事流程、加强自身学习、向领导请教等方式,尽快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同时,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尽快熟悉单位同事,建立与同事间的和谐融洽关系。第四,用人单位做好新员工培训工作。单位在新员工上岗前,进行岗前业务技能、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企业文化等方面培训,让新员工在工作和心理上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对于技术型等特殊岗位可以采取“老带新”的方式进行培训。同时,对于新员工多举办些团建活动,加强员工对于组织的认同感,促进同事间的关系。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心态,直面困难,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一定能够更好地融入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