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相关概念
*国考,全称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便于行文,下文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成绩计算方法
进入面试阶段的条件: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选的比例(5:1 或 3:1),按
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的人选名单。报考者可于 2021
年 1 月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其中,8 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
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
分别占 25%、25%、50%的比例合成。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中国证监
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
分别占 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
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 40%、30%、30%的比例合成。
总成绩计算方法: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 50%的比例合成;
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成绩占 50%、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 50%的比例
合成,其中,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一般不超过综合成绩的 15%。
>>>答疑解惑
12.数字推理和数字运算类题目怎样才能做好
数字推理题:经过一定量题目训练后,数字推理正确率上90%不难。首先看数字
变化趋势,变化大考虑指数或者乘积数列,看不出明显规律先作和或作差,如果作和、
作差后无规律考虑递推数列。我考试时一般全对。
数学运算题:我基本靠中学基础,因为中学都学过。这个模块拉分厉害,但性价
比也最低。我中学时数学经常考140+ (满分150分),这次考试正确率10/15,还有5
个数学题实在没时间做,因为要兼顾其他模块的正确率。备考的时候需要分题型大量
刷题,还需要列方程、解方程、代数运算等基本功训练,基本功好坏非常影响解题
速度。
>>>练习题
1.“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请结合家乡的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观点认知
【得分要点】
1、开头
(1)由在城镇化会议上提出
(2)意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3)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
2、分析
(1)家乡生态更加绿色、可持续
(2)乡村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3、对策
(1)政府加大执行力度
(2)民众积极响应
(3)展示乡村活力、生机、朝气
【参考解析】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由在城镇化会议上所提出的观点。2013年这一观点提出以后,各地区有关职能部门努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使得我们家乡的生态环境、乡村文化有了明显的改善,重新绽放乡村魅力。
一方面,家乡生态要更加绿色、可持续,才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2000年左右,各个微小企业竭泽而渔、鼠目寸光、只注重眼前经济,以损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使得环境急剧恶化。昔日的天蓝、水清、土净,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雾霾、黑水、农药残留物,这甚至使得更多的民众有弃村而逃的念头,幸福指数严重下降。随着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构想的提出。政府有了更积极的作为:重新完善法规,严格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严格监管,引导企业改进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创新绿色发展模式。比如乡村供暖实施煤改电、煤改气,乡村厕改,垃圾分类回收,统一绿化,整顿养殖业、汽修、钣金喷漆、农药生产、图文广告、化工等多个行业,降低污染;同时,完善各类设施,如垃圾桶、垃圾清运车、改造路况等。现在乡村的天空已经不仅仅是APEC蓝。而是空气清新、河水清澈、环境优美。
另一方面,乡村文化氛围要更加浓厚,投身乡村建设,才能记得住乡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发展模式、乡村记忆、乡村生活理念是更加有魅力的,滋养了每一位乡土百姓。在环境恶化,物价上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更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老人、儿童被贴上了留守的标签,乡村发展也没有了活力。传统节日不被重视,传统民俗活动被淡忘,节日氛围稀薄,乡村文化面临着断层的危机。随着政府提出加强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出台了更多的利好政策: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如发展种植业、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工传统工艺等;同时,招商引资,引进企业,鼓励回乡就业。除此之外,更多民生政策向乡村倾斜,医保、社保、户籍制度,完善设施等。使得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了回乡发展的希望,愿意投身于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增加自己收入。并通过建设文化设施,比如祠堂、文化站等,丰富文化活动,比如,举办民俗活动,组织文艺演出,来传承乡村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对此,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建设美丽乡村,不仅在于国家领导人的主张,更在于基层政府的执行,还在于民众的积极响应与配合。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美丽乡村建设,不在于局部,而在于整体,在于持之以恒的展示乡村的活力、生机、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