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相关概念
*国考,全称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便于行文,下文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 2
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基层工
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
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
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
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
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
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
计算截止时间为 2021 年 10 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
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
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
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 5 年(含
试用期);未满 5 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
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
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
人员,不能报考。
>>>答疑解惑
⑦ 常识判断类考题,除图形推理部分外,还有哪些考情新动向?
定义判断:一般会考查多学科定义,比如心理学、逻辑学、自然科学、经济
学、管理学、文学等,定义内容可能与当年热点话题有关,考生还需注意定义判断的
选是题和选非题。
类比推理:近几年考查对应关系,比如功能对应、作用对应、原材料对应、
职业对应、文学常识对应、生活常识对应等,有些题目还涉及到二级辨析,需要考生
认真多考虑几个层面。
逻辑判断:浙江省省考常考的题型有加强论证、削弱论证、前提假设、分析
推理等,这几个题型将继续是重点考查对象,尤其是加强论证和削弱论证,近些年都
是占了绝大部分逻辑判断的题目,需要重点练习。
>>>练习题
2.在单位里,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和不哭不闹的是听话。你怎么选?
【题目类型】
拓展能力.选择
【得分要点】
1、亮明观点
(1)分别评价两种人
(2)做出选择,选择后者
2、说明理由
(1)会哭的孩子工作中不能很好面对困难
(2)不哭的孩子默默付出
(3)不哭的孩子没有依赖心理
(4)不哭是个人沉稳的表现
3、联系实际
(1)提升自身能力是关键
【参考解析】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我并不认同,因为有没有糖吃,不是看会不会哭,而是看我们做出了多少成绩。不哭不闹听话也不尽全对,因为不哭不闹的孩子尊重他人,能独立完成工作,但如果没有能力,干不出成绩,单纯的听话也不行。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我认为在单位里,不管是会哭的孩子还是不哭不闹的孩子,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让我选,我会选择不哭不闹,实事求是,如实汇报,尽全力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
会哭的孩子是指遇到困难总是提要求、提条件,把自己的困难和功劳挂在嘴上的人。这样的人抗压能力差,不能超负荷、抢担重担。事情比较顺利的时候,按照要求也能完成任务。但是一遇到逆境,想的不是自己怎么克服,而是请求帮助向领导提条件。其实,条件只是帮助我们克服困难的有利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成功。当遇到的困难特别大,通过自身的实力确实难以完成,那么为了不耽误工作,可以向上级领导汇报,请求帮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人不哭不闹,把困难放在自己心里,默默付出,不善于表达,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领导的要求。这样的行为不仅让自己在工作中心无旁骛,不对外界产生依赖心理,利于个人攻坚克难;而且利于团队共同进步,不给他人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与此同时,不哭不闹也是个人沉稳的表现,心中有沟壑,脚下有方向。
孔子曰:“察其言,观其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会哭与不哭不闹不是最重要的。进入单位要认识到自己最需要的是成长,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关键,建设性的完成工作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