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家公务员考试

首页 > 高校就业信息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

浙江浙江国考行测分值分布-浙江组织工作网

浙江华图 | 2022-08-22 12:34

收藏

  【图书课程】【直播网课】【联系我们

  国考相关概念

*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务院或国务院系统部委管理、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公务员编制,如统计局各地调查队、各地气象局、地震局、海监总(支)队。同以上三类机构相比,此类单位仅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界定以示区别,其地位、职权和人员待遇并无不同,且机构性质与工作人员身份可能随形势变化、机构改革而转换。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时间节点

  国考一年一次,采用网上报名形式,报考人员需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

  务员专题网站进行报名(http://www.scs.gov.cn)。报名时间基本固定在前一年的 10 月中下

  旬,笔试时间则固定在每年 11 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或 12 月的第一个星期日,除 2018 年国考

  的笔试时间比往年推迟了 2 周外,2019、2020、2021 和 2022 年国考时间安排都较为稳定,

  详情见表 2。

  各重要节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参加 2023 年国考的考生,至少应在 2022 年 9 月底

  要有意识关注相关资讯,比如华图教育的官方公众号和官方微博,以免错过重要信息,更需

  要提醒的是,持续 10 天的报名时间是在最后一天的 18:00,而不是 24:00,记下报名序号以

  及完成缴费才算报名成功等等。

  另外,报名与笔试时间仅相隔 1 个月左右,国考试题覆盖面广且知识点分散,题量大且

  时间紧,断然不可在报名之后才开始备考,而是要提前学习。再看成绩查询时间和开始面试

  的时间差,表 2 中的“面试开始时间”即是经常“打头阵”的外交部面试时间,成绩公布一

  周左右考生就要参加面试了,十分紧张。其他系统多是在成绩公布一个月后开始面试,结合

  面试特点与难度,不仅外在形式要“从头到脚”进行训练,而且答题内容要体现出考生语言

  表达、组织管理、协调沟通等多项综合素质,故一个月的时间并不宽裕,需要考生提前着手

  准备。

  >>>答疑解惑

  8.2021年浙江省考的笔试时间安排是怎样的

  2021年浙江省考为例,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1年1月17日。每个科目满分均

  为100分。具体为:

  1. 报考县级以上机关单位职位(不含行政执法类)的,考试类别为综合类,时间

  和科目为:

  上午: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 卷)

  下午:14:00—16:30 《申论》(A 卷)

  2. 报考乡镇机关职位的(不含优秀村干部“职位2”),考试类别为基层类,时间

  和科目为:

  上午: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

  下午:14:00—16:30 《申论》(B卷)

  3. 报考公安机关执法勤务类、法检系统司法警察、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综合

  执法、市场、交通、文化、农业、生态环境部门的一线执法职位的,考试类别为行政

  执法类,时间和科目为:

  上午: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卷)

  下午:14:00—16:30 《申论》(C卷)

  4. 报考乡镇机关面向优秀村干部“职位2”的,考试类别为优秀村干部类,时间

  和科目为:

  上午: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D卷)

  下午:14:00—16:30 《综合应用能力》

  >>>练习题

  2.省委书记刘家义说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观点认知

  【得分要点】

  1、开头

  (1)认同刘家义书记的观点,支持其做法

  2、意义

  (1)利好政策不打折扣的落地实施,让政策真正惠民

  (2)改变庸政怠政的不良风气,弘扬社会正气

  3、对策

  (1)开展主题教育,提高干部责任意识

  (2)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和选人用人机制

  (3)实现精准问责,落实责任到人

  4、结尾

  (1)民众需要担当精神和实干精神的干部行动起来开创新局面

  【参考解析】

  当前,省委书记刘家义强调应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这段话表明,刘书记在响应中央号召,要求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要真抓实干,转变工作作风,勇于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的本职工作是俯下身子为民办实事好事。刘家义书记的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工作动员响应了党中央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要求,也满足了广大民众的诉求。一方面,勇于担当,狠抓落实有利于中央和地方的利好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地实施,能够让政策真正地惠及民众。另一方面,勇于担当,狠抓落实有利于减少当前庸政怠政的不良风气,弘扬社会正气。这一举措,坚定了广大干部继续为民服务的决心,也给个别不作为的干部敲响警钟。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

  第一,开展主题教育,提高干部责任意识。“正行先正心”,要解决领导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应从思想上加强领导干部为人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活动,帮助党员干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修养。另一方面,惩治领导干部中的反面典型,让领导干部心存敬畏。

  第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和选人用人机制。一方面,对于领导干部要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在传统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科学设置考核评价的指标,把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评价等指标纳入政策考核范围。另一方面,“有为才有位”。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待遇和福利,拓宽基层优秀干部、实干干部成长空间,大胆启用“李云龙式”的干部。辅助“容错纠错”机制激励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为实干者撑腰壮胆。同时,对于不作为的干部,进行曝光、轮岗、调岗或者撤职,严重者其给予党政党纪处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切实贯彻落实“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选人用人机制。

  第三,实现精准问责,落实责任到人。在工作中明确领导干部的权责范围,在工作中实现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追责制度,倒逼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创新监督机制,通过“电视问政”、“网络问政”等途径,让媒体和民众充分参与,共同监督领导干部。对于一些诬告领导干部不作为的现象进行打击,切实营造敢为敢干的氛围。同时,不断优化政策并简化办事流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实现由“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转变。

  新的征程新的起点,民众需要有担当精神和实干精神的干部行动起来,奋力开创新局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