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相关概念
*乡镇机关面向优秀村干部招考:分 “职位1”和 “职位2”。 “职位1”面向大学生
“村官”,范围和对象与县级机关单位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相同; “职位2”面向非大
学生 “村官”身份的村干部,范围和对象为:各县 (市、区)行政区域内,经选举产
生的现任村党组织、村委会 (以下简称村 “两委”)正职连续任职满 2 年或现任村
“两委”委员以上连续任职满3年的人员 (符合 “职位1”招考范围和对象的,不能报
考 “职位2”)。2018年以来,因行政村撤并不再担任村 “两委”职务,但实际仍在过
渡期村级班子中履行村 “两委”工作职责的村干部,纳入现任村 “两委”干部范围。
其中,原为村“两委”正职的,纳入现任村“两委”正职干部范围。
在普通高校脱产就读期间担任村干部的,不计入任职时间。具体由各地公告明确。
乡镇 (街道)机关面向优秀社区干部考录公务员的范围和对象由各地公告明确。
乡镇 (街道)机关招考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范围和对象为:设区市范围内生源且
具有浙江省常住户口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人民武装学院毕业学员。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2023年12月份前后的时间段进行发布,报考今年的浙江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发布的最新公告,提前领取笔试学习资料
>>>考情考务
成绩计算办法:
2017年以前:总成绩=笔试总成绩÷2×50%+面试成绩×50%。
2018年:总成绩核算方式:总成绩=笔试总成绩÷2×40%+面试成绩×60%。
入面比例:1:3
是否有补录:有
>>>答疑解惑
2.省考的招录单位都有哪些
浙江省各级机关单位:省级机关、省属单位、市级机关单位、各县(市、区)级
机关单位、乡镇(街道)机关单位。
>>>练习题
1.大学生认为工作不理想,理想和现实有差距。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观点认知
【得分要点】
1、开头
(1)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应予以理性看待
2、原因
(1)大学生没转变心态,工作期望值过高
(2)新进单位对工作认识有偏颇
(3)大学生自身工作经验不足
(4)单位对新员工的心理需要重视不足
3、对策
(1)降低对工作的期望值,积极转变心态
(2)认清、适应并主动融入工作角色
(3)提升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新工作
(4)用人单位做好新员工培训工作
4、结尾
(1)大学生应保持乐观心态,直面困难
【参考解析】
目前,大学毕业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大学生就业领域单一、就业区域相对集中、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冷门专业缺口巨大等一系列现状,加剧了就业难的现象。出现大学生认为工作不理想,理想和现实有差距的想法,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予以理性看待。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自身没转变心态,工作期望值过高。大学生在学生时代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没有精准定位,导致面对新工作,心理上落差大。其次,新进单位对工作认识有偏颇。大学生新进单位大多从事基础、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没接触到核心业务,感觉不受上级领导重视,致使心理落差大。再次,大学生自身工作经验不足。对于单位的规章制度、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不熟悉致使不能胜任新工作,进而导致心理落差大。甚至会出现自身理论无法在工作中实施,出现“读书无用论”这样的想法,加剧心理落差。最后,用人单位对新员工的归属感和心理需要层面重视不足。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大学生降低对工作的期望值,积极转变心态,尽快适应新工作。大学生在校期间,做好理论准备的同时,充分做好实践准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或者利用假期到心仪的单位进行实习,做好工作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多参加学校的讲座等活动,明晰就业形势,积极调适自身的心态。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调整心态,跟家人朋友聊天消除内心的偏见,保持一颗平常心。第二,大学生认清、适应并主动融入工作角色。刚进新单位,琐碎的事物性工作是熟悉单位的一种方式,一定要细心耐心地做好。正如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对于工作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第三,大学生提升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新工作。在工作中可采取多观察老同事的处事方式和办事流程、加强自身学习、向领导请教等方式,尽快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同时,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尽快熟悉单位同事,建立与同事间的和谐融洽关系。第四,用人单位做好新员工培训工作。单位在新员工上岗前,进行岗前业务技能、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企业文化等方面培训,让新员工在工作和心理上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对于技术型等特殊岗位可以采取“老带新”的方式进行培训。同时,对于新员工多举办些团建活动,加强员工对于组织的认同感,促进同事间的关系。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心态,直面困难,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一定能够更好地融入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