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相关概念
*县级单位对于服务基层项目的定义:县级机关单位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招考对象为:
参加我省大学生 “村官”项目服务满2年、历年年度考核称职以上,且仍在岗的人员;参加大学生
“村官”项目服务满2个聘期、历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且离岗未满3年的人员。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2023年12月份前后的时间段进行发布,报考今年的浙江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发布的最新公告,提前领取笔试学习资料
>>>考情考务
结构化面试中的题目几乎涉及了公务员面试中的各个题型,但考察最多的题型是认知能力中的现象认知、人际能力中的情景模拟类。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考面试中的的结构化面试具有特殊性,
题目的呈现形式包括材料类和非材料类,材料类往往给出相关题目背景介绍,在此基础上给出三道不同类型的题目要求考生作答。非材料类则是直接给出几道题目要求考生作答。无论是材料类还是非材料类,题目考察的能力都比较全面,包括认知能力、人际能力、执行能力和拓展能力等。
>>>答疑解惑
15. 乡镇(街道)机关招录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军事技能测评有何要求?
面试前,乡镇(街道)机关专职人民武装干部职位从高分到低分按1:4确定参加
军事技能测评对象(其中,招考计划3名及以上的职位,按1:3确定)。军事技能测
评项目为3000米跑、自动步枪5发射击、立定跳远三个项目,三项目总分达不到180
分的取消面试资格。评分标准见《浙江省乡镇(街道)机关录用专职人武干部军事技
能测评项目成绩标准(暂行)》。在技能测评合格人员中,按1:3比例确定面试对象
(其中,招考计划3名及以上的职位,按1:2确定)。
>>>练习题
1.现在很多消费社交行为,比如砍价、助力现象等。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现象认知
【得分要点】
1、背景
(1)朋友圈已此类现象频繁
2、原因
(1)商家大力助推
(2)消费者爱贪小便宜
(3)朋友圈的“面子问题”
3、影响
(1)优惠力度小
(2)个人信息泄露
4、措施
(1)理性待之,无须有太大期待
(2)对“虚幻”人情说不
(3)保护好个人隐私
5、结尾
(1)网络新事物要理性待之
【参考解析】
曾几何时,微信朋友圈已不再“纯洁”。一旦打开,霸占我们视野的是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而其中一类“钉子户”即各种各样的消费社交行为,比如“拼多多砍价”、“火车票助力”等。那为何这一类型的消费社交行为突然变多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分析。
首先,商家大力助推。网络经济实则吸引注意力的经济,通过朋友圈转发砍价、助力,可大大提高商家知名度,而付出的成本却非常之低。更会通过好友助推,让我们认为所推荐的产品已得到实践检验,质量有保障,提高购买的欲望,并将“好事”进一步发给其他好友,层层转发,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其次,消费者爱贪小便宜。国人购物,线下可以为搞价吵得面红耳赤,线上若有机会,自然也不会放过,更何况“砍价、助力”无需亲自出马就能省很多钱,让很多消费者“欲罢不能”。
再次,朋友圈的“面子问题”。帮好友“砍价、助力”后,后台软件往往能看到是哪些好友相助,所以很多人碍于面子,勉为其难出手相助。
但是,这类消费社交行为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问题。
第一,优惠力度往往很小,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后,往往只到手可怜的一毛、一分,会让很多消费者有种“被耍了”的感觉,自然也会影响商家声誉。
第二,带来人情困扰的麻烦,朋友圈成为负担。而自己为助力好友,往往需要注册个人信息,会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理性待之。无须对这类消费社交行为有太大期待,明白这不过是商家的一种宣传方式而已,消费者本身就是被消费的一环。也许会“多收三五斗米”,也许只不过“捡了三五粒米”而已。
其次,对“虚幻”人情说不。帮砍价、助力者不一定是贴心好友,也许不过是无聊之人;不帮忙者也并非漠不关心,只不过无暇刷朋友圈而已。当明白这些后,我们就无须沉迷于“一片繁荣”的朋友圈而无法自拔。
再次,保护好个人隐私。若砍价、助力需注册个人信息,可直接拒绝;若商家盗用个人信息侵犯消费者利益,可主动交涉或到消协、公安部门举报,避免更大的隐患。
总之,网络经济新事物不断涌现,我们唯有理性待之,才能更好的为我所用,避免深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