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相关概念
*县级单位对于服务基层项目的定义:县级机关单位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招考对象为:
参加我省大学生 “村官”项目服务满2年、历年年度考核称职以上,且仍在岗的人员;参加大学生
“村官”项目服务满2个聘期、历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且离岗未满3年的人员。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2023年12月份前后的时间段进行发布,报考今年的浙江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发布的最新公告,提前领取笔试学习资料
>>>考情考务
省考面试时一般会设置很多个面试组,每个组里包含了七名面试官,其中主考一人,考官六人。考官一般都是在考生面试前通过抽签进行拟定,随机分组,组成一个面试组。同时为保证面试的公平公正,面试组内均不设用人单位的考官,
省级机关岗位面试考官会面向全省抽调,各市各地实行异地交流。除此之外,每组面试组都配备有监督员、记分员、复核员各一人,联系员两人。监督员由各纪检监察部门同志担任。
>>>答疑解惑
② 常识判断类考点一般如何分布?考察什么?
常识判断部分测查知识的范围非常广泛,但主要集中在政治、法律、科技、历史
人文、地理等领域,且考查的侧重点也会随着社情的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每个模块的总
题量占比来说,科技、历史人文均超过了25%。属于考生在备考阶段需要重点学习和
掌握的部分。法律和政治所占比重次之,而地理和经济相对来说所占比重较小,考生
在备考时着重掌握其一些重要考点即可,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练习题
2.在单位里,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和不哭不闹的是听话。你怎么选?
【题目类型】
拓展能力.选择
【得分要点】
1、亮明观点
(1)分别评价两种人
(2)做出选择,选择后者
2、说明理由
(1)会哭的孩子工作中不能很好面对困难
(2)不哭的孩子默默付出
(3)不哭的孩子没有依赖心理
(4)不哭是个人沉稳的表现
3、联系实际
(1)提升自身能力是关键
【参考解析】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我并不认同,因为有没有糖吃,不是看会不会哭,而是看我们做出了多少成绩。不哭不闹听话也不尽全对,因为不哭不闹的孩子尊重他人,能独立完成工作,但如果没有能力,干不出成绩,单纯的听话也不行。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我认为在单位里,不管是会哭的孩子还是不哭不闹的孩子,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让我选,我会选择不哭不闹,实事求是,如实汇报,尽全力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
会哭的孩子是指遇到困难总是提要求、提条件,把自己的困难和功劳挂在嘴上的人。这样的人抗压能力差,不能超负荷、抢担重担。事情比较顺利的时候,按照要求也能完成任务。但是一遇到逆境,想的不是自己怎么克服,而是请求帮助向领导提条件。其实,条件只是帮助我们克服困难的有利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成功。当遇到的困难特别大,通过自身的实力确实难以完成,那么为了不耽误工作,可以向上级领导汇报,请求帮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人不哭不闹,把困难放在自己心里,默默付出,不善于表达,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领导的要求。这样的行为不仅让自己在工作中心无旁骛,不对外界产生依赖心理,利于个人攻坚克难;而且利于团队共同进步,不给他人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与此同时,不哭不闹也是个人沉稳的表现,心中有沟壑,脚下有方向。
孔子曰:“察其言,观其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会哭与不哭不闹不是最重要的。进入单位要认识到自己最需要的是成长,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关键,建设性的完成工作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