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方法技巧

首页 > 浙江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方法技巧

202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精准把握片段阅读之主体

未知 | 2020-07-09 11:10

收藏

  202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精准把握片段阅读之主体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片段阅读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题型,也就是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而在解答这两个小题型的时候,经常需要判断题干材料的主体,也就是需要准确把握材料的话题内容和主体内容。因此,主体分析法是大家在言语片段阅读学习过程中必会和常用的方法。然而很多同学在运用主体分析法的时候也会感到困惑,终归是由于没有完全掌握主体分析法的精髓。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和把握文段的主体呢?通常,我们认为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做到精准把握文段主体。

  方法一:高频词语认定法

  高频词语认定法是主体排除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题干材料中多次出现同一词汇,把握这一词汇也就是把握了题干材料的主体,即可快速准确锁定答案。

  【例1】玻璃幕墙大量在公共建筑中采用,是由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美所决定的,如今,这种墙体形式正在向着低成本.高普及的方向转变。玻璃幕墙最初的现代感.国际化色彩与神秘光环正在渐渐褪去,能源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过程,对于大多数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城市而言,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逐渐暴露出其光污染和高耗能的一面。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说明滥用玻璃幕墙会带来城市污染和能源浪费

  B阐述建筑之美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C.评价能源危机对现代审美意识的影响

  D.介绍目前建筑材料发展的低能耗导向

  【答案】A

  【解析】根据文段话题内容,文段多次出现玻璃幕墙,高频主体词汇是玻璃幕墙,因此整个文段讨论的主体为玻璃幕墙,通过主体排除法,因此选A项。

  方法二:引入主体认定法

  所谓引入主体认定法是指题干材料中多次出现了不同主体,并且材料前面多次出现的相关主体,即平常所谓的高频词并不是文段真正的主体,而文段是通过相关高频词引入一个概括性的主体,文段的真正主体即为这个概括性的主体,通过判断这个概括性主体,从而锁定正确答案。

  【例2】20世纪初普朗克、波尔等物理学家共同创造了量子力学,它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量子力学的发展,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借助量子力学,许多现象才得以真正地被解释,新的、无法凭直觉想象出来的现象被预言,接着又被验证。量子力学等理论的诞生, 对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些耗时多年的基础研究成果,其科学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绝不是用“有没有用”这样的简单标准就能衡量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科学研究需要长期积累

  B.量子力学对现代物理学意义重大

  C.基础研究不应急功近利

  D.科学价值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文段第一、二句指出量子力学等理论的诞生,对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接着得出结论“这些耗时多年的基础研究成果,其科学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绝不是用‘有用没用’这样的简单标准就能衡量的”。故文段是在说明用“有用没有”这样功利性的标准来衡量基础研究是不正确的,C项表述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

  第二步:分析选项,A项,原文最后提及的“基础研究成果”是指量子力学等理论,并不等同于该项提及的“科学研究”,属于偷换概念,故排除。

  B项,“量子力学”只是基础研究成果中的一项,只是“量子力学”是文段的一个例子,而例子本身并不是文段的重点,故排除。很多同学误选该项,因为文段多次出现“量子力学”这一高频词汇,但是这个我们平常所认为的主体并不是文段的真正主体,因为该段材料是通过多次提及“量子力学”引入一个真正的概括性的主体,即类似于“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D项,“量化指标”与“有没有用”含义不同,“量化指标”更类似于“有多大用”,故排除。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