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把握言语主题词,做题速度提高50%
主题词其实就是文段论述的主体,通常是文段主题句的主语,文段一般围绕其展开论述且一般高频出现。在言语片段阅读题中,当纠结于两个选项时:看选项,若含有主题词,优选;若没有,可通过主题词排除干扰选项。
【例1】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更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了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会使自然超拔出人所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的,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欣赏自然需要视觉、听觉的全方位体验
B.大自然为艺术家提供取之不尽的材料
C.自然风景超出了人所创造的境界
D.取法自然才能创造出杰出的作品
【参考解析】方法一: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重点谈到自然除了提供风景还提供声音,这种双重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们所创造的境界,因而作者意在提醒我们,在欣赏自然风景的过程中,既需目视也需听音,锁定A项。方法二:整个文段都在讲述“声音”的重要性,因此主题词为“声音”,只有A项提及“声音”,故锁定A项;B项“艺术家”为例子的内容,且未提及主题词“声音”,故排除;C项“自然风景”偏离主题;D项“取法自然”表意不明确,且未围绕“声音”这个主题词进行论述。
【例2】人类很早就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古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战束手无策。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欧洲当时那些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蒙古兵团是怎样征服欧洲的
B.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C.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的
D.蒙古的游牧兵团是如何调整战术的
【参考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用主题词来排除会很快选出正确答案。文段中探讨的是历史上“城墙”的防御以及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即论述的主体为“城墙”。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谈到主题词,故快速排出ACD,答案选B。
【例3】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时常被外行人士甚至是临床心理从业者忽略。人们很难意识到,行为的变化有一部分是随机因素引起的,因此心理学家不应自诩能够预测每一个案的行动。心理学的预测应该是概率性的,表示自己可以在个体层次上进行心理预测,是临床心理学家常犯的错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人的行为发展变化具有偶然性
B.心理学的预测是对行为的总体预测
C.目前对人类行为预测的准确性还不高
D.临床心理学专家更擅长对个体进行心理预测
【参考解析】本题读文意不容易读懂,当读完文段后不理解时,由于考试时间紧张,不可能花费宝贵的考试时间反复读,此时就需要通过技巧来解决。文段出现“因此”,因此之后往往为文段的结论,但是因此之后的内容依然不好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主题词来解决了,文段多次出现“心理”和“心理学”,故主题词为“心理学”,AC两项未提及主题词,故排除。对比B、D选项,“因此”之后讲述不能预测每一个案的行动,D项与之相悖,排除。文段中的“概率性”一词其实就表示心理学的预测是预测总体的行为,故答案选B.
考场上偶尔就会遇到2-3题读不懂的题目,言语中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题目,如果读不懂文意就不要强迫自己反复读,这样一方面会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自己做题的心情。这时就需要从技巧层面入手,抓主题词,找到契合文段的主题,通过主题词排除后的选项再进行对比选择,择优而选。
当然,有些题目中文段有两个主题词,这种文段其实是在围绕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两个方面、两层内容分析,这个时候不能单看一个主题词而忽略另一个,所选选项一定得概括全面。
【例4】亚洲国家躲过了近年来的全球大萧条,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它未被卷入2008年金融危机。然而近日一项调查显示,亚洲的债务水平正在以可怕的速度增长。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有部分合理理由。许多国家的超低息政策鼓励贷款,债务增长是财务增长的自然产物。但值得警惕的是,亚洲国家需要借助更大的债务规模来保持经济增长。这个信号说明,亚洲经济健康状况不像GDP增长速度反应的那样良好。亚洲目前的债务水平总体来说低于欧洲,还处在安全范围内,但债务的迅速增长会让经济体更容易遭受冲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亚洲国家经济增长缺乏后劲
B.亚洲国家需警惕陷入债务危机
C.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后患无穷
D.要全面认识超低息贷款政策的利弊
【参考解析】文段围绕两个主题词论述,分别是“亚洲”和“债务”,只有B选项同时提及两个主题词,故答案可以快速锁定为B选项。
把握言语主题词,可以帮助我们实实在在地提高做题效率。但是做题时千万不要一拿到题目就找主题词,主题词是帮助我们排除干扰选项的,是建立在将文段大概意思看懂的基础上的。读文段则需要我们多种思路同时进行,遇到关联词要注意看,同时注意分析文段行文脉络。读懂文意之后再结合主题词匹配正确选项,这样才能达到快、准、狠的效果。主题词在文段中高频出现,若只有一个选项涉及主题词,可以轻松确定答案,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若主题词在文段中出现次数少,或者不止一个选项涉及主题词,这个时候一定要学会对比选项,可以利用逆向思维进行反推(假定此选项为正确答案,则原文应如何论述?重点应该论述什么?如果按照假定选项反推原文,文段不应该这样呈现,则排除),从而选出契合文段中心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