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奠定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代表性著作是(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2.“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涵盖三个维度,它们是( )。
A.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B.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技能、专业能力
C.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D.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情意
3.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为( )。
A.操作模仿 B.操作定向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4.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信息量更多,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5.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生成意义的过程,这符合( )。
A.行为主义学习观 B.人本主义学习观
C.新行为主义学习观 D.建构主义学习观
6.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科研方法是( )。
A.调查法 B.行动研究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7.教“鸟”的概念时,分别以布谷鸟、鸵鸟为例,证明会不会飞不是鸟的本质属性,这是在为学生提供( )。
A.变式 B.比较
C.正例与反例相结合 D.反例
8.某学校老师上课时,将学生分组,通过实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当A小组完成任务后,老师让A小组的学生帮助其他几个困感的小组,在A小组的帮助下,其他小组都顺利完成任务。这说明其他小组的学习处于( )。
A.最近发展区 B.联合发展区
C.运动发展区 D.感觉发展区
9.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 )。
A.二因素理论 B.三维结构理论
C.三元智力理论 D.多元智能理论
【参考答案】
1.B
【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故本题选B。
2.C
【解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涵盖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故本题选C。
3.A
【解析】操作技能形成共经历以下四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故本题选A。
4.C
【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即5—9个组块。组块是指人们熟悉的记忆单位,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最佳办法就是加大记忆单位,也就是合并内容,把他们放到尽可能少的组块内。故本题选C。
5.D
【解析】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个方面。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综合。重组和改造,从而用以解释新信息,并最终建构属于个人意义的知识内容。故本题选D。
6.A
【解析】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法总体上易于进行,但在调查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被调查者记忆不够准确等原因使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等。故本题选A。
7.A
【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比较是指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题干中教师举两个正例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两种鸟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它们的非本质属性,这个过程叫做变式。故本题选A。
8.A
【解析】维果斯基把个体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基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制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潜在的发展水平,指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人们平时所讲的“潜能”。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题干中其他小组在A小组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故本题选A。
9.B
【解析】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题干描述的是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管理策略。故本题选B。
10.D
【解析】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表现在:(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2)科学的智力观;(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4)多样化的人才观和成才观。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