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相关概念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主要指国务院系统各部门直属或派出的工作机构,如审计署派驻各地的审计特派员办事处、工信部各省通信管理局、民航各区域管理局、各地区海关。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笔试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2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
验》和《申论》两科,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
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与《申论》两个科目。按
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
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共设置三类试卷。
行测试卷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5 个科目。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其中,省级(含副省级)
以上试卷共 135 道题,市(地)级以下试卷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共 130 道题,缺少的五道题为
数量关系题。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80 分钟,满分 100 分。申论科目三套试卷会引用不同的
材料,有些年份的考试也会出现部分材料相同的情况,但材料数量、题型、题量大致相当,
材料主题比较接近,只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试卷难度略高于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试
卷。
专业科目考试较少,一般只有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岗位才会考察对应的专业科目,例如
银保监会、非通用语职位、公安类职位等
>>>答疑解惑
14.本次公务员招考哪些机关实行差额考察?
省级招录机关实行差额考察。考察人选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为2:1。招录机关
根据考试成绩、体检结果和考察情况等,按照人岗相适原则择优确定拟录用人员,不
唯分取人。设区市市级以下招录机关和省监狱管理局、省戒毒管理局下属监狱、戒毒
所实行等额考察。
>>>练习题
1.某地山区为了引进人才,出台了很多的福利政策,比如购房补贴、车辆补贴等,请问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现象认知
【得分要点】
1、表明观点
(1)初衷值得认可
(2)利弊值得考虑
2、积极影响
(1)解决一些人才在经济方面的压力
(2)在社会范围内营造重视学习氛围
(3)对本地发展的确能起到推动作用
3、消极影响
(1)使人才忽略兴趣爱好和心中梦想
(2)影响其他领域的均衡发展
4、提出对策
(1)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提供畅通的晋升渠道
(3)完善单位的考评机制
(4)考虑人才的自我提升需求
【参考解析】
某地山区为了引进人才,出台很多福利政策的做法,其初衷是为了吸引人才在本地发展,以便为本地的建设做出贡献。但是这样的做法,也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全面分析。
这样的做法有一定的好处。第一,一些福利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才在经济方面的压力,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第二,这样的做法能够让群众看到政府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能够在社会范围内营造重视学习氛围。第三,此举无疑能够吸引一些优秀的人才,让他们在山区发挥自己的潜力,将自己的新思维和新想法运用到工作中,而这对于本地的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
但是,我们不可忽视其弊端也是多方面的。首先,这样的做法会让一些人才因为较高的物质回报和薪酬待遇忽略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心中梦想,做出违背初心的选择。那么,这样的人才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也很难全身心地做好工作。其次,这样的做法是通过一些非正常手段去吸引人才,会增加相应的财政成本。相比之下政府可以投入到其他领域的资金就会减少,这会影响其他领域的均衡发展。
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对于人才,我们更需要重视其能否在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应有的价值。而较高的福利政策只能保证把人才吸引过来,但是却不能够从根本上留住人才,所以,我们还应该去思考,如何让人才真正留下来,待的稳。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我们要给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开展工作。比如办公室的布置要简洁、温馨,为其采购配置先进的电脑等硬件设施,提高其工作体验感。其次,我们要给人才提供畅通的晋升渠道,我们一定要摒弃“论资排辈”的管理模式,要给真正有才华的人充分的认可,在重要岗位的选拔上要充分考虑给年轻有为的人才机会,为其提供施展才华和激发潜力的平台。再次,我们还可以完善单位考评机制,通过绩效评比树立模范来激励人才敢做事,想做事,愿意为单位的发展尽己所能、精益求精。最后,我们还应考虑人才的自我提升需求,他们虽然可能有着高学历、高能力,但是,工作经验的欠缺是客观事实,所以我们应该让一些资历深厚的老同事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帮带,解决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使其少走弯路,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发自内心地热爱山区人民,想要扎根山区,为山区的建设做出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