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相关概念
*通俗地说,国考主要是为国家部、委、署、总局等机关招录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科举制度的借鉴与扬弃,古人“学而优则仕”,国考也有题中之意。不过,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在制度与内容上都经过了极大的改革,在制度设计上能够充分保证公平、公正与公开,在内容安排上也以综合素质为首要选拔条件,要求考生德才兼备,并以德为先,择优录取且考试内容分笔试与面试两部分,只有通过笔试且满足招录的基本最低要求者才能进入面试,其间结合岗位特性还会对考生各项背景条件(学历、专业、工作经历、家庭关系、身体素质等)加以全面的考察了解,以辅助全面判断是否为岗位的合适人选,这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每位考生的考试权利和公平的上岸几率。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笔试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2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
验》和《申论》两科,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
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与《申论》两个科目。按
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
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共设置三类试卷。
行测试卷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5 个科目。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其中,省级(含副省级)
以上试卷共 135 道题,市(地)级以下试卷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共 130 道题,缺少的五道题为
数量关系题。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80 分钟,满分 100 分。申论科目三套试卷会引用不同的
材料,有些年份的考试也会出现部分材料相同的情况,但材料数量、题型、题量大致相当,
材料主题比较接近,只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试卷难度略高于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试
卷。
专业科目考试较少,一般只有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岗位才会考察对应的专业科目,例如
银保监会、非通用语职位、公安类职位等
>>>答疑解惑
6. 除专业技术类职位和特殊职位外,报考省级机关单位和杭州、宁波两市市级机
关单位需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7. 报考各级法院、检察院机关法律类职位的,应具有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学
位。报考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职位的,须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或国家司
法考试,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A 类证书(取得C类资格证书的人员,仅限于报考少数
民族自治地方);参加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成绩已达到合格分数
线的,可以先行报考。
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学历考试的人员,须在2021年2月底前取
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练习题
2.你是一名执法人员,有个残疾人开的饭店因食材不合格,你处理了他们,你朋友来为他说情,你怎么办?
【题目类型】
执行能力.突发事件
【得分要点】
1、开头
(1)本着执法为民的根本理念
2、对策
(1)法不容情,严格执法
(2)对朋友进行说服教育
(3)申请回避自己不合适承办的事宜
3、结尾
(1)跟身边的朋友多宣传法律知识
【参考解析】
作为一名执法人员,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是我的职责所在。在执法过程中,遇到朋友来说情的情况,本着执法为民的根本理念,我会这样做:
第一,严格执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我们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执法过程中,朋友过来说情,我会立即跟他示意,我们现在正在开展执法活动,请先到一旁等候,有什么事过后我们再交流,谢谢配合。接着,继续进行执法,比如拍照取证、扣留饭店不合格的食材、暂扣营业执照等,同时也请残疾人朋友配合我们的工作。
第二,对朋友进行说服教育。回去后,找个时间跟朋友进行深入交流。由于没有按照朋友的意思进行处理,所以首先跟他表示歉意。同时,也请他理解我的工作。作为执法者,所谓法不容情,依法行政是我的本职工作。如果不依法处理,我就是渎职,那我就不配做一名执法者,还会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再者,如果没有按照规定扣留饭店里不合格食材,可能会导致食客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小则出现腹泻、呕吐等现象,大则会引起食物中毒,后果不堪设想。我相信我的朋友也不想看到这样的事发生。并请他劝慰残疾人朋友,向他说明具体情况,并且如果他整顿好卫生问题,还是可以归还营业执照,保证饭店正常营业。
第三,申请回避自己不宜办理的事务。按照有关执法程序,将此次事件前期负责的事情办理妥当。在后期的事情处理上,特别是在处罚明细方面,如处多少罚金,选择申请回避办理。
最后,总结此次工作经验和教训。吾日三省吾身,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履行职责。同时,也跟身边的朋友多宣传法律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做到人人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