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备考技巧

首页 > 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技巧

【事业单位备考】三公九卿制

浙江华图 | 2020-02-19 14:55

收藏

  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礼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通典·职官一》),也有的说三公为司马、司空、司徒(《韩诗外传》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秦变周法,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荀悦曰:"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 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为丞相副手。

  三公包括:

  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 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驻在皇宫;侍御史,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例: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②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分权于三公九卿

  ③三公中的丞相负责监察百官

  ④汉朝继续沿用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三公九卿制”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属于组合式选择题,也属于逆向选择题。做这类题最好用排除法。③的表述是错误的,故排除A、C,再看B、D两项,都有④,故④的表述是正确的,关键是看①②,①的表述很明显是正确的,而②中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三公九卿分权,而是为了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加强皇权,故②表述有误。综上分析,答案只能选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