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 从大纲看言语考情
要更好的备战言语理解与表达,我们先要了解在国考中,言语究竟考我们哪些能力。一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要求: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
1、 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2、 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
3、 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
4、 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
5、 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
6、 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
7、 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8、 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从大纲我们可以看出,言语理解与表达科目考查考生共两点能力,即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也就是表达能力。因此而将题型分为三大类型:阅读理解、语句表达、逻辑天空。其中阅读理解侧重于考查理解能力,语句表达侧重考察表达能力、而逻辑天空则侧重考察综合能力。
二、 从分值题量看备考重点
上面提到言语分为三大题型,而在三大题型内部,我们又根据提问方式不同将言语分为不同的一些小题型。那么不同的题型在言语科目中的占比是不同的,根据占比不同,我们在备考时侧重也有所不同,下面为大家统计近三年来言语中不同题型的题量。
表1:
表2:
题型 年份及类别 | 阅读理解 | 语句表达 | 逻辑填空 | 总题量 | |
2017年省部级 | 片段11 | 篇章10 | 4 | 15 | 40 |
2017年地市级 | 片段14 | 6 | 20 | 40 | |
2016年省部级 | 片段14 | 6 | 20 | 40 | |
2016年地市级 | 片段14 | 6 | 20 | 40 | |
2015年省部级 | 片段16 | 4 | 20 | 40 | |
2015年地市级 | 片段16 | 4 | 20 | 40 |
由以上两张表可以看出,言语科目在行测不同题型中单题分值最高,平均0.8分每题,而每年考试题量也较为固定,均为40道题,这意味着,行测总分100分,言语单科就占32分,占到整个行测科目的三分之一。
那么对于考生来说,如果言语科目拿不到高分,则意味着整个行测科目将难有竞争力。决大多数考生,在数量及常识科目上普遍应试能力较差,那么想要行测拿高分,则需要在言语科目上下功夫。若想行测考到70分左右(进面有保障),则言语科目准确率须达到80%(数量准确率难以达到70%,则需要在言语中找回)。
三、 从题型看提分策略
上面提到,言语题型分为三大类:阅读理解、语句表达、逻辑填空。其中又根据提问方式不同,将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分为以下一些小题型:
阅读理解: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题、标题添加题、态度观点题、代词指代题、词语理解题。
语句表达分为:语句排序题、语句衔接题、下文推断题。
以上题型中,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及语句表达是必考题型,其余均为选考题型。选考题型在有些年份考,有些年份不考,题量少,相对较简单,如果考到相当于送分,一定要拿到这些分数,毕竟在笔试中,哪怕0.1分,都有可能与面试失之交臂。下面为大家介绍几道必考题型,以便大家对真题有所感知。
1、(2017国家-44题)许多度假胜地,例如鼎鼎大名的夏威夷,完全是由火山喷出的熔岩堆积形成的,直到今天,夏威夷火山群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岩浆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风化之后形成的土壤异常肥沃,造福了当地的百姓。火山岩干净且透水,火山区的水质一流,是众多天然矿泉水基地。此外,火山区还蕴藏着大量矿产,比如黄金、钻石等。在科学上,火山上还是研究板块构造很好的载体,它是板块漂移学说最有利的证明之一。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
A. 夏威夷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
B. 火山的经济、生活与科学价值
C. 板块漂移学说的研究思路
D. 火山岩与土壤、水质的关系
【答案】B.
【解析】此题为主旨概括题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用夏威夷的例子说明许多度假胜地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然后说火山带给当地百姓的好处,提供优质土壤、水源和矿产,即阐述火山的生活、经济价值。尾句“在科学上,火山还是研究板块构造很好的载体,它是板块漂移学说最有力的证明之一”阐述火山的科学价值。第二步,确定答案。概括文段重点,阐述了火山在经济、生活和科学三个方面的价值,因此,选择B选项。
2、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从技术商品化、科技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着力在微观组织层面。改革进程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从宏观管理层面思考问题。换句话说,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转变?对科技活动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变?管理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需不需要调整?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应从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B.进行国家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C.明确政府职责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是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
答案:A。
解析:此题为意图判断题。根据“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一句,可知A为正确答案。
3、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纵然_________,滔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___________,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夸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头___________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能言善辩 讷口少言 实现
B.绘声绘色 不露声色 完成
C.口若悬河 片言只语 创造
D.侃侃而谈 缄口不言 获取
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滔滔不绝”可知空中要填入表示说话多的意思,CD符合文意;第二空:由“一字千金”可知空中要填入说话说的少的意思,缄口不言形容一个字都不说,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由以上题型大家会发现,阅读理解文字量信息大,阅读起来费时间,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掌握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将成为此类题型取胜的关键;另外阅读理解中不同题型提问方式不同,相对应的考察能力也有所差别,在做题过程中要求我们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具体应该如何分辨,广大考生还应该进一步学习。
逻辑填空题,题量较大,难度也大,并且在做题过程中不能全凭语感,要注重把握语境中的逻辑关系以及提示信息,选择符合语境信息的选项,同时在逻辑填空题中,成语考察也应该成为考生备考的重点,下面为大家整理一些2017年国考中高频考点的成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妙手偶得、一蹴而就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 立竿见影
【立竿见影】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到功效。
3. 殚精竭虑、竭尽全力
【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竭尽全力】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4. 无独有偶、不言自明
【无独有偶】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不言自明】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5. 沽名钓誉、装腔作势
【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装腔作势】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6. 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实至名归】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7.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杀鸡取卵】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竭泽而渔】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8. 好高骛远、急功近利
【好高骛远】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急功近利】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